最近,外卖江湖可谓是风云变幻。美团、阿里、京东等巨头纷纷下场,开启了一场激烈的补贴大战。美团餐饮订单量一度突破1亿单,服务器都因瞬时流量过载而宕机;阿里系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推出大额满减红包,日订单超 8000万单;京东也在投入大量资源扶持商家。这场大战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,也让整个消费市场变得热闹非凡。那么,在这场外卖大战背后,港股消费领域有哪些投资机会呢?
一、现制茶饮:受益于外卖流量红利
在这次外卖大战中,现制茶饮与餐饮供应链无疑是最大受益者之一。其中,茶饮因其高频消费、低客单价、标准化出餐等特性,成为了平台补贴的核心品类。从实际表现来看,外卖大战对茶饮品牌是利大于弊的,尤其对头部品牌而言,一方面催化了市场情绪,另一方面也增厚了业绩 EPS。同店GMV表现的改善,有望提升加盟商的情绪、品牌的开店意愿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热情,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更为有利。不过,也有投资人担心外卖占比过高会影响加盟商的利润与实收率。不过外卖补贴多以平台补贴为主,而且由于很多为自取型订单,对整体盈利能力的影响十分有限。
在这场外卖大战中,头部品牌因为后端支撑能力强而更具优势,也更受益。那些供应链响应速度极快,能够保证畅销单品原材料的备货以及供应链的调配效率的公司,在高强度补贴下,优势就会愈发凸显。
根据灼识咨询报告,预计2024年现制茶饮行业规模预计将达6279亿元,2018-2023年CAGR约22.5%,未来5年仍将延续双位数高增长。上游原料标准化企业,如茶叶、水果供应商,以及中游数字化企业,都将受益于新茶饮市场的扩张。
图:按主要细分市场划分的中国现制饮品市场的GMV(单位:亿元)
资料来源:灼识咨询报告、中国国家统计局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,古茗招股书,国盛证券研究所
二、电商公司:本地生活服务与综合电商协同效应显现
虽然外卖大战让美团、阿里、京东等电商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补贴资金,但从长远来看,本地生活服务与综合电商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渐显现。外卖业务作为高频消费场景,已成为平台向电商、旅游等高利润业务导流的入口。
电商与外卖业务的联合,不仅提升了外卖业务的订单量,还为电商主站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用户,形成可观的交叉销售。同时各家都在借布局外卖业务,加大对于“即时零售”业务的布局,后者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。
所谓“即时零售”,是指依托电商平台或即时配送体系,为消费者提供快速送达(通常 30 分钟至 1 小时内)的零售服务,涵盖餐饮、生鲜、日用百货等品类的业务模式。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》,我国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5082.65 亿元。从增长速度来看,2018年以来,即时零售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%。预计到2026年,即时零售的年增长率仍然可能高达47.1%,届时即时零售或将成为居民消费增长的新动力。
图:预计2026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.5万亿元
数据来源: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《2023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》
四、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:可一网打尽茶饮+电商股
经过指数调样后,截至7月15日,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既包含蜜雪集团、古茗等现制茶饮公司以及百胜中国、海底捞等餐饮及供应链公司,也包含了阿里、美团这两大加速布局即时零售的互联网平台公司。
在外卖大战的背景下,互联网平台公司股价经历回调,估值有所回落,而长期竞争优势与内在价值依然稳固。茶饮、餐饮等则充分受益于补贴热度。
因此,对于想要捕捉本次外卖大战机遇的投资者来说,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一网打尽茶饮、电商等港股消费领域的优质企业,分享茶饮市场的快速增长,以及电商公司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发展红利。截至2025年7月15日,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滚动市盈率(PE-TTM)为20.22倍,处于近5年以来的12.64%。
港股消费ETF易方达(513070):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中规模最大的ETF产品,弹性高、费率低,且支持T+0交易。
联接A:018103
联接C:018104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宝利配资-股票配资知识-炒股配资正规平台-合法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